互联网“颠覆”传统产业之谜

时间: 2018年05月08日 丨来自:

近几年,言必颠覆、行必互联网+”,传统产业(其实主要是制造业和商贸两个领域)的企业活的相当不容易,频频传出破产、跑路等传闻,更多的是制造企业关闭、数千员工下岗失业等等新闻。

这一切,烘托出传统产业全面溃败,互联网将全面接管中国产业。在笔者接触的年轻人里面,多数人如是认为,无论是上学、就业、创业等,都会优先考虑互联网相关方向,虽然他们并不深刻理解何为互联网、何为产业,更妄论经济了。

甚至,一批制造业和商贸业的企业主也加入了这个行业,一边宣扬传统产业无出路,一边身体力行转行。注意,是转行,不是转型!当然了,结果是没几个真的转行成功,钱倒是花了不少,原来的生意也无以为继。

实际上,真是如此吗?互联网真的是无敌,真的是全面接管产业?

先来看看互联网+”+了哪些环节。

电商巨头,阿里、京东、苏宁、小米、唯品会、新秀拼多多等,从流通和零售环节切入,建立新的流通渠道,把现有产品卖给终端客户,中间把代理全部干掉,因此大大的降低了流通成本,给消费者更低价格的产品。

服务巨头,滴滴、携程、飞猪、美团等,提供信息服务,减少信息传递的环节,起到商家和消费者及时的信息传递和交互,加快和加大商品服务的流通,直接降低沟通和流通成本,给消费者直接的低价产品和服务。

通讯巨头,微信、QQ、钉钉等,提供社交服务,帮助用户免费(低成本)交流。

资讯娱乐,头条、快手、抖音等,提供信息娱乐视频等服务,帮助用户快速简单的获取资讯和娱乐内容。

还有数不胜数的项目和服务,都是建立在互联网+”上。分析一下不难得到这样的结论:互联网+”项目和公司都不产生产品,而是建立一个交互平台和渠道,即所谓的轻资产。由此延伸的所谓互联网思维,就是用数倍的资金和资源,来打通通往消费者(终端用户)的通道,快速掌握客户。


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并不存在谁掌控谁的问题,传统产业更加是互联网的基础,互联网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加速的工具。所以说,互联网颠覆传统产业确确实实是无知。

分析了这么多,主要是要讲述一个事情,就是互联网可以通过烧钱来抢夺消费环节的市场,但是产品供给依旧需要传统企业。传统企业没有必要跟互联网企业竞争,因为互联网生来就是服务性的,传统企业只需要从自身发展需求出发,灵动的运用互联网技术、互联网平台、互联网人才等,来打通与消费端,减少流通环节、加快信息交互、提升服务,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。